常见问题
干货|分析了410篇综述类论文,我发现了普遍存在的问题!
综述,是作者在一定的时期或规模内对某学科或某专题所揭晓的大量原始文献中摘取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对其最新的研究现状、动态、希望、发现、技术、看法等等举行归纳、综合后撰写的叙述性文章。因其文中基本上都是原著者的看法,且读者阅读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相识其所先容的专题领域的希望状况,可为自己的教学、科研等节约大量名贵时间,因而极受读者接待。无论是国际上还是海内,许多有影响的“综述”都有极高的引用率。
不外,笔者在多年的医学期刊的编辑事情中,发现海内医学专业“综述”类文章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现以我刊2004~2005年两年中收到的410篇综述为例,对其共性问题试析如下。
在海内,许多综述作者往往将自己的文章题目命名为“……的希望”、“……的研究希望”、“……最新希望”、“……新希望”。有作者曾使用“希望”、“综述”、“展望”的题名在《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发现可涵盖90%左右的综述。
我刊在收到的410篇综述中,以“……的研究希望”命题的竟达192篇,约占稿件总数的46.83%。两年中揭晓的综述总数为145篇,以“……的研究希望”命题的有80篇,占揭晓篇数的55.17%。“希望”,按《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释义是:(事情)向前生长。
因而,一篇综述是否为最新希望,不用作者自己说明,文章的内容就可以说明一切。笔者对揭晓的80篇以“……研究希望”为文题的综述举行回首性复核,发现有70%以上(约60篇)的稿件被审稿专家要求增补近年的新文献,有的审稿专家还为作者枚举出了数篇代表文献,供作者参阅。
笔者查阅了国际著名杂志“Cell”(《细胞》)2004~2005年两年间所揭晓的“综述”(reviews)与“小专论”(minireviews),未见一篇标题含有“……Advance”或“……Progress”的词语。根据我刊和海内大多数刊物在稿约中的要求,作者在投递文章时,应在文中凭据文章的重点内容,选择3~5个关键词。医学类刊物的关键词应只管接纳《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所列的词,如该字顺表中没有相应的词,应凭据树状结构表选用上位词或习用的自由词。但在410篇稿件中,关键词在2个以下的约占30%(120篇),关键词不规范、不能反映文章的基础内容的约占总数的60%(240篇)。
仅有约25%的文章的关键词基本切合要求。有的文章纵然数量上到达了3~5个词,但对词的选取险些都是就文章的标题所披露的信息选取,基础没有根据文章的重点内容选取,其效果是文章中的大量信息不能通过关键词反映出来,有些毫无信息的词却被用作了关键词。如有一篇题名为“骨形态发生卵白-7的研究希望”的文章,作者选取的关键词是“骨形态发生卵白-7;研究希望”。
此处的“研究希望”是一个不能反映文章丝毫信息的无用词,仅有“骨形态卵白-7”是可用关键词。阅读文章后,发现作者在文中对骨形态发生卵白-7的分子结构、受体、信号转导及对骨骼系统、肾脏、前列腺癌等的生物学作用均举行了详尽的叙述。
为此,编辑部为作者将关键词订正为“骨形态发生卵白-7;信号转导;骨骼系统;肾;前列腺癌”。既是综述,就应该有“综”有“述”,即作者应该将收集到的大量文献举行分析、归纳,把疏散在各篇文献中的论点论据举行综合、提炼,然后按自己的思路有条理地举行论述。
可是,有些作者并不是这样,而是简朴地将自己阅读到的原始文献中的看法分门别类的堆砌在一起,既无分析,也无归纳,更无提炼。全段都是“×××的实验讲明……,×××的实验证实了……,×××的重复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综述酿成了“论点展示板”,这种稿件约占15%(60篇);有的作者直接将自己都未弄懂的外语语句翻译成汉语,酿成一句一句的“中国式外语”,让审稿人和编辑千般推测,最终按文献编号查阅原文才明确意思,这种稿件约占10%(38篇);真正被审稿人认为“文章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论点准确、逻辑性强”,其评价为“很好”的稿件,不到20%(74篇)。此地方指的参考文献不正确不包罗常见的著录花样不正确,而是指参考文献的引用错误。
如,作者引用的文献并不是一次文献,而是自己阅读的文献的原作者所引用的文献;文献编码错误。这个问题相当普遍。在我刊2004~2005年两年间揭晓的145篇综述所附的参考文献在揭晓前的核实中,有50%以上的综述都市发现有1~2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献的作者与参考文献中所列的作者差别;约有5%的文章为同一篇文献以差别的数字编码泛起在参考文献中,最多的为同一篇文献以4个差别的编码列在参考文献中;约有少量的作者(3篇)直接将自己文章所引用的文献的作者(主要是外洋文献的作者)的文献作为自己阅读的文献引出,这种情况的发现一般都是基于海内无馆藏,且PubMed上无法查阅到的杂志,因此,实际数字可能要高于我们的统计。
现在海内综述类文章中所泛起的问题另有许多,如摘要的撰写、科技术语的规范化、缩略语的准确性、参考文献的引用规则等等,但最集中的问题当属以上几种。对于这些问题的泛起,笔者认为与我国撰写综述的作者群关系极大。在外洋,综述多为“大家”之作。我编辑部曾试图约请外洋一位来华讲学的从事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教授撰写一篇相关方面的“综述”,但该教授表现还要继续收集资料,完备后才气再谈“综述”之事;我们约请海内一位知名专家撰写一篇与她大型学术集会演讲的内容相关的“综述”,该专家同样表现如要揭晓,还需继续收集资料。
直到一年后,她才将这篇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的“综述”给我们揭晓。但据我刊两年间所收到的410篇综述稿的“作者信息”显示,这些综述基本上都是出自在读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居多(达70%)。由于不少的硕士生都是才跨出大学生的行列即又跨进研究生的行列,其自身的知识仅限于书本知识。当一年的基础课完成后进入实验阶段,在余下的不到两年(实际上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内,既要为从事的课题查阅资料并撰写成综述,又要做实验、完成结业论文、答辩、联系事情……各段时间的分配确实有限。
加之没有撰写“综述”的履历,只有“依葫芦画瓢”———按相同的综述的花样举行模拟,以此导致了“……研究希望”的标题形式的泛滥。更有甚者,爽性在查阅资料的历程中,找一篇外洋的与自己课题相近的综述,稍加增删、修改,增补部门历史资料和最新资料,即酿成“自己的综述”交给导师审阅。许多导师自身忙碌,又是教学、又是科研、又是课题投标,另有政务、治理等等诸多事宜,对自己身边的几十个硕士生、博士生无暇顾及,经常是师姐(或师兄)指导师妹(或师弟)。
因此,初次投来的稿件,虽落有导师“审阅”的字样但其实导师真正认真审阅的不多,以此导致了综述作者投到编辑部的文章问题层出不穷。鉴于此,笔者认为,对投来的类似问题的综述稿件,在初审时应先查阅文献是否新,文章是否是简朴的枚举文献,再将稿件送审。如果审阅人认为内容切合揭晓要求的,编辑部应接纳盘算机的批注功效对稿件的实质问题举行逐条批注,须要时应给出规范,以便作者仿效。同时还应增强与通讯作者(导师)的联系,请通讯作者对某些详细的地方举行实质性的把关,并在回修稿上签字,以示卖力。
通知作者修改标题,真正做到文题相符。而且,不要寄希望于一次即可将稿件修改及格。
多次重复、磨合,终会使稿件的质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关键词:开云体育全站app下载,干货,分析,了,410篇,综述,类,论文,我,发现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app-www.wanlinkkj.com